近年来,由于茬口安排及天气等原因,上海市崇明区小麦播期被迫推迟,甚至出现了特晚播小麦。为确保特晚播小麦高产超高产,介绍了特晚播小麦的概念及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的基本理念,同时提出了小麦特晚播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特晚播小麦的概念出苗后至越冬日有效积温低于50℃的小麦,或在越冬后出苗的小麦,或在冬前出苗、但最高叶龄为1叶1心的小麦,这几类晚播小麦均可被定义为特晚播小麦。2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的基本理念特晚播小麦每m2产量达kg的高产,有的甚至达kg及以上的超高产,且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大多数基础工作和主要技术要依据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并对栽培关键技术(如基本苗数、氮肥施用量及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3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3.1基本苗数依据小麦品种性状,调整基本苗数,总体上要求每m2达32万~33万苗,不低于30万苗、不高于35万苗。大穗型、粒重较高的小麦品种,每m2适宜基本苗数为30万~32万苗;穗型一般、粒重相对较低的小麦品种,每m2适宜基本苗数为33~35万苗。3.2施肥技术3.2.1氮肥(1)要严格控制总用氮量,中等及以上肥力的田块,每m2尿素施用量要控制在37.5kg以内(含磷酸二铵施用折算尿素量)。(2)因特晚播小麦春后群体易猛发,要控制基肥中氮肥的施用量,以每m2施尿素12.5kg为宜,最高不能超过15kg。(3)氮肥施用次数不能过多,最多3次。一般采用一基一追(按常规方式施用基肥,追肥于倒2叶期施用)或一基二追(按常规方式施用基肥;追肥分为拔节肥、孕穗肥2次施用,拔节肥于小麦小喇叭口期、分蘖产生高峰期后每m2施尿素7.5kg,孕穗肥于小麦倒2叶期末至剑叶初出时每m2施尿素15kg)的施用方式。(4)不施返青肥,且追肥施用时间应尽可能往后推迟。追肥可根据天气在小麦倒2叶期施入,但最佳施肥期为倒2叶末期至倒1叶露尖时,且施用时间越迟,施用效果越好,一般在4月施入。3.2.2磷肥特晚播小麦的磷肥施用量与适期播种的小麦高产栽培施用量相一致,即每m2施磷酸二铵17.5~20kg,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注意基肥施氮肥时要注意磷酸二铵中含有氮素,避免施氮过量,如每m2施用磷酸二铵20kg,其中的氮素可折算为尿素7.5kg。3.2.3钾肥特晚播小麦返青后需叶面喷施KH2PO4和尿素混合液(即水∶KH2PO4∶尿素=95∶1∶4),一般在小麦拔节期、拔节前、拔节后各喷施1次。如因天气等原因,不能喷满3次,可在小麦拔节前后各喷1次或在拔节后连喷2次(间隔5~7d)。此外,如田块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mg/kg,可不增施钾肥,如速效钾含量低于mg/kg,可在小麦拔节期前后每m2施钾肥7.5~10kg,也可与拔节肥一起施入。3.3群体控制特晚播小麦返青后,要及时调查田间小麦分蘖发生情况,以便及时喷施矮壮丰进行群体有效控制,喷施数量依群体大小而定。一般在3月5日前后要完成田间调查工作。3.4春后杂草化除特晚播小麦春后麦苗小,杂草化除宜相应推迟,避免在低温条件下提早化除。化除药剂要选择不易引起药害、活性高的品种,且要严格控制施用剂量,并注意提高施药质量。3.5病虫害防治由于特晚播小麦春后群体猛发、且大量氮肥施用后移,促使生育后期病虫害较易发生,因此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特别要注意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且适当将防治时间提前。结语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zl/14942.html